房地产税,近日又有新进展。
01
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
12月23日,财政部长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
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
这一文章着眼的是“十四五规划建议”,面向的是未来5年(2021年-2025年)。
以下为近年来关于房地产税的相关描述,请咬文嚼字。
稳步推进的意思,就是要慢慢的推进,稳住,但得有成果,至少一步;
稳妥推进的意思,就是要慢慢的推进,稳住,但首先要保证妥当,对推进步数没有要求;
相比过去的“稳步、稳妥”,这一次多了“积极”两字,这被视为房地产税顺利推进的信号。
那么,“积极稳妥推进”就代表着房地产税就要来了吗?
此前,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20-2021)》建议:争取在十四五期间,试点开征房地产税。
可见,推进房地产税的决心。
02
史上最难税种
但是,被称为“史上最难新税种”的房地产税,它的威力不容小觑。
首先,按照最新表述,房地产税的推出,要遵循“十二字原则”: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
单在立法这个环节,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历经草案起草、征求意见、人大立法、审议通过、落地执行等法定程序。这一过程,至少需要几年时间。
而且,房地产税怎么收也是个大问题。
现在流行两个提议,其一是按照人头进行面积减免,比如人均减40-60㎡;其二是首套免征,二套起征。
这两个看似可实行的提案,其实存在弊端。提案一中减免同面积的郊区与市区,市郊区房价差额大,显然易激化贫富矛盾;提案二首套免征,易导致市场上大面积户型遭疯抢,小户型无人问津,显然不利于社会稳定。
如果全部都不免税,按每年1%的房产总额无差别纳税,又会因现有高房价而无力承担高额税款的问题,到时又是一团糟。
棘手到近乎无法解决,但是这仅仅还是立法路上最基础的一步。
03
房地产税势在必行
既然这么棘手,为何还要推进征收?
房地产税的开征,本质是为了提高地方财政的收入。
因为土地财政终将萎靡。城市扩张是有限的,土地资源也是有限的,卖地收入也会逐渐收缩。
房地产税是地方税,全部归地方政府所有,这是未来各大的城市主要税源之一,房地产税未来有望取代土地财政。
这之前,房地产税的技术储备已经到位,包括:不动产统一登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70年产权续期问题三大问题都已基本解决。房地产税年年提,也不乏社会舆情基础。
不过,“房地产税”推进需要时间,不等于“房产税”就不能先试试。
房地产税与房产税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房地产税是包括土地、房产在内的一系列税收体系,既包括房产税,也包括土地增值税等税收。
房产税,就是针对房产而言,地方版的房产税却早已有之。
早在2011年,上海和重庆就已试行开征房产税,一直延续到现在。据资料显示:上海征收的税率是0.6%,重庆是0.5%-1.2%,都不高。
04
房价会下降吗?
那么,房地产税的征收,会促使房价下降吗?
从长期来看,房产税的比重会逐步提高,其存在的确会增加业主的持有成本,从而降低大众的购房需求,房价可能会适当下降。但对于像西宁这样的三四线城市来说,那一天还相对甚远。
当然,在房地产税的问题上,受影响最大的群体还是手里攥着两三套房子的“伪中产”。
房价已经够贵了,每涨一小波,都会让一大波人延缓置业,甚至放弃买房,尤其是低收入人群。
在开征房产税这个问题上,怕是急不得。或者说,想急也急不起来。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