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商界 >
由“旧识”转为“新质”,创新技术引领中企跻身国际竞争舞台
2024-05-20 09:34:20   来源:环球网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化工、印刷印染、喷漆、配件制造等行业企业生产规模扩展,由此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工业有机废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衡量工业有机废气的重要指标,也是PM2.5的前体物、二次有机溶胶和臭氧形成的重要前体物,会引发雾霾和光化学烟雾等大气环境问题。

在工业有机废气排放管理机制尚不健全的年代,存在VOCs未经处理就被直接排放入大气的问题,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十四五”期间,VOCs将取代SO2成为大气治理5个重要指标之一,被视为我国大气环境治理的重点,生态环境部在2019年到2021年期间密集发布了《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等政策。

随着主管部门对VOCs的排放政策日益严格,针对VOCs的处理技术的研究投入也日益增长,各类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和优化。但也需要正视,在部分较复杂的应用场景中,VOCs传统处理技术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仍有待突破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突破性创新,成减污降碳协同治理重要一环

无锡海霖格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史沛,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提到:“VOCs及其形成的二次污染物,对人体健康负面影响很大,甚至有些VOCs还具有遗传毒性和致癌性;目前不论是国际上,还是我国国家和地区性的环境法规,都对VOC排放做出了更严格管控,促使相关生产企业采取措施,减少VOC排放、合规运营,这进一步推动VOC回收和减排技术的需求。”

据史沛介绍,目前国内VOCs减排治理技术主要采用焚烧、活性炭吸附、光催化氧化、生物法等传统技术,但是在较复杂的VOCs排放情况下,现有技术的适用性存在较多问题,包括处理结果并不能长期稳定地满足新的排放标准要求、处理过程中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和超量碳排、存在较大的安全限制以及废气固废的二次污染等。

史沛早年毕业于德国斯图加特应用技术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并获硕士学位,后再德国污水处理行业从业多年。依托于其对国际先进环境治理技术较深的理解和技术积累,于2016年底回国开展“液相VOCS分离富集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工作。2019年初,采用此项技术的国内首个项目完成建设调试并投入运行;2022年,史沛则与合伙人共同创立无锡海霖格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史沛还向记者介绍,液相VOCs分离富集技术在同等复杂VOCs排放情况下,具有更优秀的适用性,既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废气达标排放,也可以配合溶剂回收中心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以达到减污降碳的综合效果,且在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我们的技术产品定位非常符合市场需求发展。”

他还认为:“此项技术通过大气环境治理助推高质量达峰,提升减污降碳综合效能,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是实现十四五期间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具有突破创新性的重要一环。”

核心技术,引领中企跻身于国际竞争舞台

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2021-2030年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发展展望报告》调查显示,2021年至2025年,中国预计大气污染治理市场规模约为1.6至1.8万亿元,VOCs治理市场快速发展。另据 QYResearch 最新调研报告显示,预计2029年全球VOC回收和减排市场规模将达到513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达24.3%。

从现有行业格局来看,目前全球范围内 VOC 回收和减排生产商主要分布在欧美地区,包括 Air Products、Linde (Praxair)、Wärtsilä、Munters、TOYOBO、Taikisha、Nippon Gases、Anguil等,2022 年国际前五大厂商占有大约34%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包括海霖格科技在内的中国VOC 回收和减排企业,也通过创新技术努力跻身于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上。

公开资料显示,海霖格科技现有员工中,研发人员占七成,均拥有硕博学位;团队主要成员毕业于德国斯图加特应用技术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同时邀请卡塞尔大学环境工程Martin Wett博士、香港城市大学高分子材料徐奕博士、南京大学化学系吴晓鹏博士共同研发,并与江南大学、无锡学院等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有深厚的产学研合作。公司自创的“液相VOCs分离富集技术”,在研发过程中已获得国家发明、实用新型、计算机软著等各类专利就多达10余项。

凭借“液相VOCs分离富集技术”, 海霖格科技被评选为2023年度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24年度无锡市“创新型中小企业”,2023年7月则被无锡市锡山区生态环境局评为首批先进环保技术推荐企业。2023年10月,代表江苏省参赛《中国创新创新大赛》,荣获“国赛优秀企业”称号,是无锡市唯二的获得该殊荣的节能环保类企业。

也是凭借“液相VOCs分离富集技术”,海霖格科技自2022年6月成立后,短短两年内就已拿到多家上市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废气治理项目订单,并服务于中石油集团、无锡市环保集团、NOK株式会社、北京高能集团、上海化工园区、丰田化学株式会社等企事业客户,向其提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新型解决方案。

由“旧识”转为“新质”,创新源自长期积淀

对于业界的未来趋势,海霖格科技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徐骁判断,中国VOCs治理行业的落脚点,应当在油气回收领域。

“中国也是世界产油大户,而油气对于中国整体PM2.5的贡献度是极高的,且对碳排放的贡献度也是相当惊人”,他详细分析到:“油气回收一定是未来中国减污降碳的重点领域,而现有的油气回收技术,大部分只能依仗高运营成本的同质化设备处理,没有创新,不可持续。海霖格科技致力于解决中国VOCs治理行业的最后一公里,用合理的市场价格、先进的环保技术撑起中国的一片蓝天。”

今年以来,“新质生产力”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词。徐骁认为,“新质生产力”需要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新质是创新,而非革新。”

徐骁以海霖格科技自创的液相VOCs分离富集技术为例,作为使用液相吸收剂处置有机废气的思路,早在90年代初就有大量的科研佐证了理论准确性,海霖格只是将该思路实现工业化的实践先行者罢了;而该技术发明依仗的源头,则是欧洲多所知名高校沉淀近百年的有机物数据库,“由‘旧识’转为‘新质’,海霖格将会实现由累积而产生的质变。”

“科技研发很难,顺应市场需求的科技研发更难”,徐骁还表示,下一步公司主要精力会集中在产品和设备的性能升级,以及核心数据库软件的算法迭代等,并根据市场反应来调整规划公司方向发展,寻找和研发新技术来匹配市场需求,“我们坚信,我们正在研发的是一项能够有益于国家的技术,我们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为国贡献属于我们自己的“新质生产力”。



[责任编辑:ruirui]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信息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