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商界 >
过往6年欢瑞世纪业绩涉嫌造假 利用热门影视剧虚增收入被发现
2020-11-12 10:09:35   来源:时代财经TF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影视上市公司欢瑞世纪(000892.SZ)连续发布八条公告,追溯了过往6年的财务数据,调减近4000万净利润。

时代财经制图,整理自欢瑞世纪公告,斜线代表无变动时代财经梳理发现,这些公告均在集中回应2019年7月29日中国证监会重庆监管局下发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涉及欢瑞世纪旗下子公司欢瑞影视未能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 2013 年度、2014 年度、2015 年度及2016 年度的财务数据,导致欢瑞世纪公开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文件存在虚假记载及重大遗漏。

随着剔除“水分”之后的真实数据披露,欢瑞世纪的股价也在公告发布之后的首个交易日(2月19日)出现上涨,报收为6.49元/股,上涨1.56%。

对此情况,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在19日下午接受时代财经采访中表示:“欢瑞世纪将历史遗留问题披露之后,代表着利空已经释放,这种情况下出现小周期反弹是有可能的。”

利用热门影视剧虚增收入

提前确认收入,从而虚增营收,这是欢瑞世纪第一个被指责的问题,主要涉及三部影视剧项目,分别是《古剑奇谭》、《微时代之恋》和《少年四大名捕》。

公告显示,2013年12月,欢瑞影视确认《古剑奇谭》版权转让收入4905.66万元,发行收入147.17万元。但经茶轩,《古剑奇谭》售卖给湖南卫视的协议生效时间是2014年2月17日,真正母带交付时间是2014年6月27日,这部分收入被欢瑞世纪进行了提前确认。

此外,另外两部影视剧《微时代之恋》和《少年四大名捕》,前者卖给腾讯视频,后者卖给湖南广播电台,对其产生的收入,欢瑞世纪同样进行了提前确认。

时代财经制图,整理自欢瑞世纪公告针对提前确认收入问题,张毅向时代财经分析称,这种操作比较常见,但影视行业的风险在于,过去的购买方多为电视台等机构,签订合同后很少出现无法打款的情况,因此不少公司会将收入提前确认,”但目前的市场环境出现变化,很多影视项目是卖给视频平台,而很多视频平台还未盈利,在此情况下,平台后续是否能正常打款并不确定,因此提前确认收入存在回款风险。

杨幂任股东公司曾牵涉其中

虚构回收款项,从而少计提坏账准备,是欢瑞世纪业绩造假的另一大主要问题,而这也牵涉到杨幂担任股东的上海轩叙文化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上海轩叙”)。

2013年欢瑞影视与上海轩叙签署《演艺人员委托代理协议》,约定欢瑞影视向上海轩叙收取1000万元演艺人员固定佣金。2015年6月,欢瑞世纪确认收到上海轩叙支付850万元佣金。

但经调查,这笔由王某某的银行账户转账的佣金,实际来源于陈援和钟君艳。陈援指定王某某将资金从浙江悦视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账户转入曾某账户,并要求曾某通过上海轩叙将资金转回欢瑞影视,作为前者应该支付的2013年850万元固定佣金。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王某某即王贤民,为欢瑞影视原股东,而钟君艳时任欢瑞影视董事、总经理。

同样的手法,欢瑞影视又在2016年1月再“玩”了一次。2014年欢瑞影视应收取上海轩叙演艺人员固定佣金为1700万元,其通过相同的资金流动路径在2016年1月确认了这笔收入。

天眼查显示,上海轩叙原名上海嘉行文化交流中心,杨幂曾是该公司股东,持有30%股份,杨幂经纪人曾嘉也曾出现在该公司股东名单中。与此同时,上述时间段内,杨幂的经纪约签在欢瑞世纪。

另外,时代财经发现,演员张云龙也曾是上海轩叙股东之一,持股比例为10%。而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张云龙为杨幂工作室签约艺人。

欢瑞影视和上海轩叙通过上述一系列操作,造成欢瑞世纪2015年年报少计提坏账准备425万元,2016年年报少计提坏账准备850万元。

巨额预亏,欢瑞危机未解除

虽然业绩造假暂告段落,但欢瑞世纪的未来并不明朗。

2016年,欢瑞世纪借壳星美联合上市,当时承诺2016年—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41亿元、2.9亿元和3.68亿元。根据调整后的业绩,欢瑞世纪2016年—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2.46亿元、4.07亿元和3.23亿元。虽然2018年欢瑞世纪未达到业绩承诺(完成率88.34%),但从三年累计数据计算,欢瑞世纪算是“通关”。

然而,在完成业绩对赌期之后,欢瑞世纪却发出了巨额的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19年全年亏损达到4-6亿元,主要原因是应收账款问题,计提损失3.31亿元。欢瑞世纪还提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影响了部分剧集的售卖。

时代财经留意到,目前欢瑞世纪有多部影片尚未播出,包括《青云之琉璃》、《漫长的告别》、《长安诺》、《我在北京等你》、《盗墓笔记2》、《权与利》、《盗墓笔记3》、《鬼吹灯》、《山河月明》、《天目危机》、《迷局破之深潜》等。这些项目不少为大体量投资的大IP,还包括一些古装剧。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影视行业的IP热潮已经退去,以《巴清传》为典型的大IP纷纷失灵,与此同时,“限古令”的发布也让古装剧市场变得不明朗。欢瑞世纪的这些大IP和古装剧能否顺利播出,市场效果如何,仍然充满着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ruirui]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